大学期间可能最后一篇课程感想类的总结。
  本人所读第一本关于伦理学的著作是德国泡尔生所著、近代蔡元培译、毛泽东批注的《伦理学原理》,其中第五章(“义务及良心”)里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格道德中义务感情的起源,他首先引述了达尔文《The Descent of Man,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》(有人译作“人种原始论”,也译作“人的起源和性的选择”)里一条母犬的故事——

“兽类感情之发展,与人相似。曰,有母犬卧抚其雏,见主人出猎,欲从之,既而恋其雏,不克从。及见主人猎而归,则贴尾乞怜,若甚愧者,盖悔其不忠于主人也。”

  欲从主人出猎是“义务感情”,对幼雏的爱扶眷恋是“自然冲动”,追悔不忠于主人是“良心发现”。其提出的两种冲动是,“自然冲动”及“义务感情”。泡尔生认为“盖人类之记忆过去,较之兽类,益久而益确,则其本乎教育习惯以决定其意志,而与目前之自然冲动相反对者,其力自益强矣”,毛批“我疑惑自然冲动未必非真,义务感情,未必非伪。盖义务感情得之于训练及习惯,乃后天的、人为的,自然冲动发生于自然,乃先天的、非人为的”。
  我认为,大部分人,婴儿呱呱坠地,“自然冲动”最为强烈,渴而饮、饿而食,喜则朗笑,悲则抽泣,指出皇帝新装骗局的一定是个孩子,这是人之本觉;随着年龄的增长,“自然冲动”与“义务感情”你推我进,喜则窃笑,悲则哽咽,有了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出现;及至耄耋之年,喜则无言,悲则无言,“义务感情”逐渐占了主导,而“自然冲动”已经消弭殆尽了。
  《伦理学原理》也好,《工程伦理学》也罢,都是尽力让我们抑制荀子所言“口好美味,耳好美乐,目好美色,体好清闲,心好利禄”的性、情、欲自然属性,同时加强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 、“仁义礼智信”云云的社会属性。谁让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呢,如果单独一个人可以活着,而且活的有意义,那倒是一种世界奇观了。鲁滨孙的生活如果没有“星期五”的陪伴,没有走出荒岛,他的生活也只是可怜的一种存在罢了,于人类的整体发展无益亦无害。
  进一步说,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,我们只需秉持三个字——“同理心”,做到对别人不扰、不烦、不罪、不乱,对自己要自省、自察 、自警、自重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己所欲勿施于人,谓之大丈夫。一旦有了强烈的同理心,就有了甄别真假、美丑、善恶的火眼金睛,如何去承担社会责任、家庭责任,如何做到诚实守信、如何不剽窃不诬赖,自有一把尺牍在心中。
  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,秉持同理心,就可以在追求“经济价值、技术价值、道德价值”的同时“对雇主负责、对社会负责、对环境和人类的未来负责”。做技术研究时,要向低碳环保、可持续发展、经济易用等方向靠拢,做出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判断和抉择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为世界创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。

2017/10/29